冈山钱(含太细钱)(1637年)

冈山县御野郡二日市村铸造的冈山钱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宝字的写法,宝字的王小尔大,双足(贝字第六七画)短,贝爪(宝字贝部第五画出头部分)短,其他宽永通三字的不同变化造就了冈山钱的繁多版式,铜质常见黄褐色,灰白色。大致可分为七大类:俯永(永字头与フ画均俯下),进永(永字𠃌画相对于中郭左移),小字(字体偏小与中郭大小差不多,寄郭隔轮),缩字(字体偏小,通字辶旁右下斜体写法),婉文(细字版,各文字笔画收尾纤细,永字尤为明显),良恕(宝字的王的末画与尔的第一画相连),长啸子(永字头的横画较长,通字头大)。七大类中通过笔画间的小变体又会分成各类小版别,有的差异非常不明显,需要在品相字口尚可的钱币中细心甄选。俯永类中的仰头通(通字头仰起),抬头永(永头仰起且フ画俯下),跳尾永(永字末画收笔挑起),这3版是比较少见的好版;另外,良恕钱和长啸子钱名下各版别不但都属于冈山钱中的珍稀品,而且钱文也均为名家字体。其中良恕钱钱文为皇族僧人良恕法亲王所书(良恕亲王,初名胜辅,阳光院诚仁亲王第三皇子,曼殊院住持,第十七代天台座主,擅长书画,和歌,著有《严岛参拜记》),长啸子钱文为木下胜俊所书(木下胜俊,号长啸子,若狭小浜城主从四位少将,晚年于大原山隐居,号天哉翁,留有诗稿《举白集》)。


冈山俯永【九】:据《备前略史》记载,宽永十四年于冈山县御野郡二日市村铸造。关于冈山钱版别的认定佐证实例也有很多,例如有未使用的俯永字体的毛利家手本钱,上面写着“备前新钱”的标识,以此推断俯永钱由冈山铸造。永头与フ画第一笔均俯下,在古宽各类别中属于比较容易分辨的版别。

 

 


冈山俯永广目宽【九】:宽字“見”部略大。

 

 

 


冈山俯永小永【八】:永字各笔画收笔均略短,く画第一笔短,略低于永头。

 

 

 


冈山俯永平永【八】:永字く画第一笔短,略低于永头。

 

 

 


冈山俯永手【九】:俯永手虽同属于俯永类,但和俯永钱以及仙台宽字版在字形的差异很微弱,不容易分清。可以从两个特征去对比,一是宽字“見”部的第五笔,俯永钱平直,俯永手略仰起;二是永字头,俯永钱俯下,俯永手略平直。

 


冈山俯永手离头通大样【三】:俯永手类小版,通字头与“用”部明显分离,宝字“貝”部略右倾。该图例尺寸24.90mm,出自杭州泉友kinn的藏品。

 

 


冈山俯永抬头永【二】:永头微仰起,永字フ画俯下,很有特点的一个版,存世较少。

 

 

 


冈山俯永俯【六】:与抬头永相对,永头俯下,フ画平直,但诸谱未见记载,还需后期有同版继续比对。

 

 

 


冈山俯永跪宽【八】:宽字左足较短,明显小于中郭左侧竖边。

 

 

 


冈山俯永伸宽【八】:此钱还有个一个比较形象的名称:俯永俯头辵。通字“辶”短横起笔俯下,宽字“見”部中目的中间第二横阴起文。

 

 


冈山俯永小目宽【六】:宽字“目”部瘦小,双足位置较高,字体总体有细长感。

 

 

 


冈山进永【八】:进永指永字位置参照宽字略向左移,字体风格同太细钱非常接近,宽字冠右边横钩的位置,进永钱略上翘,有类似横折钩的感觉,太细钱则是标准的横钩。其他字笔画特征上进永类笔画更细。

 


冈山短尾宽【八】:宽尾较短,宽双足位置较低,在冈山钱中比较容易分辨。

 

 

 


冈山小字【十】:钱体刔轮造成文字缩字寄郭,宽尾普遍短小。有些泉谱也会把小字归类为进永类,因为文字特征一致,近似寄郭版的进永。

 


冈山小字短尾宽【母钱样】【六】:小字字体,宽尾短,母钱样的钱体,字口清晰,中穿精修,地章细腻,同母钱的差别在直径上比较明显。

 

 


冈山缩字【九】:在冈山钱中字体比较另类,宽字双足分离点非常靠右,宽尾普遍内跳,通字缩通,永字的永头与フ画较大,且均仰起。

 

 


冈山婉文【七】:字体均细字,宝右足短,永字フ画与く画收笔出尖。

 

 

 


冈山良恕【四】:钱文字风俊朗,宝字的“王”部最后一横与“尔”部第一笔相连。

 

 

 


冈山良恕手【六】:宝字的“王”部最后一横与“尔”部第一笔相连,宝双足前长后短,笔画相对良恕钱略粗。

 

 


冈山良恕手不连玉尔【六】:特征同名称,与良恕手特点相对应的是宝字的“王”部最后一横与“尔”部第一笔相连。其他字体无变化。

 

 


冈山良恕手平永【七】:相对于普通良恕手,平永的字体更小,永柱更短。字体特点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冈山良恕小字【五】:也称良恕长通,通宝二字相比宽永二字较大,永字呈退永状态。宝字字风有点像竹田斜宝,稍微倾斜。

 

 


冈山长啸子肥字【四】:长啸子钱书法飘逸,顿笔有力,收笔绵柔,永头和フ画起笔顿笔明显,通字头大,“用”部第一笔竖短;横折的斜度高,背郭多为长郭。

 


冈山长啸子小字低头通【五】:小字虽然属于长啸子的固定小版之一,但笔画特点不是很明显,只保留了“用”部第一笔短的特征,字体变细,通头变小且俯下。小字中的低头通版铸造普遍粗糙,有次铸的感觉,考虑为同钱座末期铸造。

 


太细钱(1637年)

旧谱中太细钱一直被当做松本钱,但因为字体与冈山钱的长啸子,良恕相似,所以也有铸造于冈山钱座的说法。太细指的是永字的𠃌画横细竖粗,这也是太细钱的主要特征。另外,宽字双足有左足低右足高的倾斜感,永字的フ画与く画左右对称并与永柱基本相接,铜质黄褐色居多。由于笔画间的细微差别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中字,小字两大类,其中中字属于标准太细钱,四字端正,太细特征明显;小字的字体和直径明显变小,铸造粗劣。按字体的特点可以甄选出幺永(昂通,永字略左移且仰起,く画第一笔短),歪永(昂通,永字居中仰起,比幺永更扁),长宝(宝字狭长超过中郭)3个比较少见的版别。


太细【十】:日语中汉字“太”是粗的意思,很形象地用于太细钱,指永字的永柱笔画较粗,永头,フ画与く画较细,宽双足笔画偏细,有种左低右高的倾斜感。

 


太细长宝【八】:相比标准太细钱,长宝版的宝字“貝”部瘦且狭长,宽字“目”部以及通字同样比普通太细要小。单独辨别容易混乱,放在一起做对比更明显。

 

 

 


太细内跳宽【九】:宽尾内跳,字体比较舒展。

 

 

 


太细仰头永【九】:永头略仰,宝双足较长。

 

 

 


太细幺永【四】:太细钱中的小名品,永柱短小且略微仰起,通字昂通。钱体相比普通太细钱更薄。

 

 


太细幺永小永【四】:字体相比幺永更小,尤其是永字,有点缩永的味道。

 

 

 


太细歪永【三】:太细钱名誉品。歪永的永字有一短三长:永柱短,永头长,フ画的横长,く画末笔长。同幺永一样通字昂通,与幺永的区别点是宽字后足,幺永后足长,歪永后足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