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海摇曳,总会不经意寻见几枚趣品古泉,或异书,或断笔,或摇头,亦或刻印图案的变化万千。知者创物,巧者述之,赏琪花瑶草间,古色兼古香,如梦亦如幻。
枫叶宽永【绘钱】:钱体正面左右为图案的宽永钱文类花钱,据说是钱座的工人以所属钱座的宽永子钱为标准铸造的座钱或乐钱。所谓座钱,采用钱座所用的原料及设备铸造,多用于钱座开工纪念,或者寺庙祭祀时的特别铸造。所谓乐钱,应用比较广泛,铸造自由度更高,多用于寺庙上栋,或者根据委托人要求的图案进行铸造。其中枫叶宽永初铸钱以水户力永的钱文为模本,两边枫叶呈双线叶脉;后期制作的普遍以冈山小字的钱文为模本,叶脉呈单线型。钱径略小于所用宽永钱的子钱,在宽永类花钱里是制作比较精美的品种之一。
芝不草点暇宝-正王宝【异书】:芝钱中的不草点暇宝版通常都是“王”部第二横左边缺失,此钱“王”部缺失的部分恰好落于三横处,形成“正”字版的异书品。
三佛梵字鎏金鎏银钱【刻印】:通常以宽文期背文钱为基准,背轮上方刻印三种梵文,代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常见鎏金,鎏银钱性质,是寺庙类刻印钱中比较经典的品种。
上图为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佛画中的三佛梵字
天狗宽永【异书】:宽文期江户铸造的背文钱中有一类特征另类的钱币,钱文的通字普遍通字头向上翘起,形状很像日本鬼怪神话中天狗的鼻子,所以称此类特点的宽永钱为“天狗宽永”。按“天狗鼻”的粗细可分为大天狗与小天狗,其中大天狗的版式固定,钱体的流铜位置一致,为同一母钱铸造;小天狗的版式繁杂,笔画变化较多,长短粗细不一。所谓物以稀为贵,因为背文钱的铸造量极多,又普遍做工精美,所以有流铜等固定铸造差异,又兼具神话传说加持的天狗宽永一直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蛇目宽永【阔缘】:按字体特征判定为元文期山城国横大路钱座铸造,称之为伏见钱。不同于常见的横大路钱字体,伏见钱的通字“用”部第一笔和第二笔不闭合,属于固定字体写法。其中有一种背大阔缘类,因为阔缘较为夸张,整体有点像蛇眼的感觉,所以称之为“蛇目钱”。同天狗一样,属于具象化的特有名称,存世量也少,一直是新宽永体系中值得收藏的品种。
伏见手破宽【断笔】:属于伏见钱的一种,通字的特征一致,“用”部第一笔与第二笔不闭合。但永字与伏见钱不同,永头更长,角度也更平,所以称之为“伏见手”。伏见手中有一类宽字的“宀”部前半部分断开,固定的断笔铸造缺陷,称为“破冠宽”,属于比较少见且另类的品种,钱币整体普遍有种砂质感,铜质偏白。因为断笔处比较短,所以此版在挑选钱币时非常容易看成普通伏见手而擦肩而过。
轮十铸込【白铜母】:元文期十万坪钱中的轮十铸込母钱,在新宽永系各类母钱中属于铸造极其精美的品种之一,笔画极细,有种铁画银钩的范儿。常见的母钱铜质中黄铜质居多,尺寸23.60mm左右。白铜母钱相对比较少见一些,字体笔画比普通母更精细(图例的尺寸23.75mm)。因为可参照的样本不多,所以无法确切判定铜质与尺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沢潟宽永【绘钱】:泽泻慈姑(沢潟),一种水生草本植物。日本战国时代毛利氏的家纹之一就是沢潟纹,关于起源,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据说毛利元就在一次合战渡河时,看到一只蜻蜓停在了慈姑上,因为慈姑被称为胜军草,蜻蜓被称为胜军虫,所以毛利元就认为这是吉兆,并最终取得了大胜,从此家纹中有了沢潟纹作为纪念。此类宽永类绘钱,由于品相普遍较差,无法完全清晰体现钱币中花纹的特点,但其背后的小故事却为此钱增添了些许趣话。
沢潟宽永拓片(拓片左为枫叶宽永)出自马岛杏雨《养真亭藏泉谱-绘钱类》
日光钱【二水永】:日光钱,元文期铸造的新宽永钱之一。虽然新宽永系中也有个别版别的永字写法类似古宽永二水永版字体,俗称“含二水永”,但只有日光钱的写法最为标准,更接近古宽二水永的古朴和洒脱。日本的日光市所在的栃木县,前身就是日光钱铸造地下野国,曾经的东日本佛教中心。虽无史料记载,但日光钱飘逸的字体多出些许空灵感,是否会出自当时的僧人书法家之笔呢?另外,日光的庙宇众多,很多被收录于世界遗产,与之对标的中日友好城市,正是我国的“东亚文化之都”–敦煌。(图例为日光正字与长字)
冈山婉文【趣品】:日本的传统纹样中有一种千鸟纹,来源于鸟类形态的抽象设计,常用于各类物件上的装饰。日语中的千鸟,为水边鸻科鸟类统称,普遍圆头短脖,比如我国常见的蒙古沙鸻和灰斑鸻。日本的钱币体系中有一种铸肌带有固定流铜痕迹的版式,一说因其流铜的形状与千鸟纹相近,所以称之为“千鸟样”。比较著名的平安通宝,庆长通宝均有此类版别,庆长通宝因正面铸肌处有三处流铜,所以也称“三ツ千鸟”。此枚婉文钱正面巧合的在铸肌位置同时出现三处流铜,并非常见的标准星形状,介于星纹和千鸟纹之间,但位置分散,也不像无意为之,暂且称为“千鸟星”,权当闲时趣品,如果以后能碰到同版再做讨论。
雨乞钱【刻印】:宽永钱中有一类刻印钱,在钱币正面,背面或者双面刻印一种呈放射状的直线纹,统称为“雨乞钱”。同我国一样,由于都是农耕型社会,日本自古以来也流传着祈雨仪式这一习俗,久旱不雨或者暴雨不休时,总会进行各类求雨来或求雨停的祈雨法事。“雨乞钱”作为仪式中的道具之一,直线纹的位置和数量五花八门,且大多来自于民间私刻,由于没有找到详细的文献资料,推测是各个地区不同的祈雨习惯造成的差异。关于刻印的直线纹路,流传着一种很形象的说法,钱体外轮刻印直线纹像是稻田下雨时雨丝的样子;与之相对的,背面整面刻印直线纹,从上方看钱体更像一把撑开的油纸伞,这或许也代表着不同的祈雨功能吧。
上图为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系列之《大桥安宅骤雨》中的雨丝纹和路人的油纸伞
“是”印宽永【刻印】:“是”字刻印钱是三河国冈崎龙海院中寺院后期改造时使用的上栋钱。因为“是”字结构由日+下+人构成,所以传说三河国冈崎城城主松平清康在睡梦中梦见手握“是”字的梦,认为这是夺取天下的吉兆,修建的寺庙也以是之字寺命名。龙海院所在的冈崎城就位于现在的爱知县冈崎市,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互为中日友好城市。
图例为宽永背文钱的“是”字刻印。
芝四草点【单面重文】:有趣的单面“摇头钱”。古宽永钱在翻砂铸造时,钱币出现双面同时移位的情况一般是铺沙压实的过程中用力过大造成的,而单面的重文或者背面移范通常是在砂模完成后取出母钱时的失误造成的二次压模。但由于古宽永钱对出厂品规格有严格的要求,背面错范或者移位的钱币只要不是错的过于离谱一般会检验通过,而正面钱文的移位则需“零容忍”做退货处理,很少会进入流通环节,所以这种因检验时遗漏或不仔细流入市场的钱币往往属于不可多得的“漏网之鱼”。
上图的铸钱流程源自1993年《方泉处》,其中7和8是最常出现错范的环节。